李文忠,明朝开国名将,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,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。
由李文忠到朱文忠
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,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,他的父亲是李贞,子随父姓,他姓李实属正常。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,母亲去世,他便和父亲就到处流浪,寻求出路。幸运的是,他在14岁的时候见到了自己的舅舅朱元璋。《明史》记载了当时(1352年)外甥见舅舅的情景。
太祖见保儿,喜甚,抚以为子,另从己姓。
乱世之中能够见到自己的亲人,朱元璋自然十分欣喜,还把李文忠当作自己的儿子养育。有史料记载,朱元璋还为他专门请了范祖乾、胡翰做朱文忠(李文忠)的老师。
朱元璋喜欢自己的外甥,我们可以理解,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要让他的外甥用自己的“朱”姓呢?细细想,其实大有深意!
要明白这一点,我们不妨先看看朱元璋当时的处境。朱元璋参加义军之后,颇受义军头目郭子兴的赏识,由于朱元璋有勇有谋,“战辄胜”,还娶到了郭子兴的义女,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,甚至在回乡募兵之后还被提升为了镇抚。
表面看,朱元璋的仕途之路一帆风顺,他似乎是意气风发地走在成功的康庄大道上。但实际并非如此。朱元璋见到李文忠的时候,他刚刚攻下滁州。在此期间,郭子兴受人排挤,朱元璋想方设法才保住了他的性命。但《明史》记载:
子兴为人枭悍善斗,而性悻直少容。方事急,辄从太祖谋议,亲信如左右手。事解,即信谗疏太祖。太祖左右任事者悉召之去,稍夺太祖兵柄。
也就是说,郭子兴本人心胸狭隘,不够大度,甚至在朱元璋帮他死里逃生之后还听信谗言,夺了太祖的一些兵权。《明史》曾明确记载:
子兴尝信馋,疑太祖。后善事其妻,嫌隙得释…初,后从帝军中,值岁大歉,帝为郭氏所疑,尝乏食。后窃炊饼,怀以进,肉为焦。
由此可见,其实朱元璋当时的处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乐观,甚至可以说是岌岌可危,稍有差池可能就性命不保。
因此,他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培植自己的亲信,壮大自己的力量。外甥李文忠的到来对他来说有种雪中送炭的感觉,所以他不仅喜欢他,而且还要好好地培养他,日后好为自己的前程出力卖命。四木认为这就是朱元璋第一次为李文忠改姓的深意。
由朱文忠到李文忠
如果我们从日后的表现来看,朱文忠并未让朱元璋失望。《明史》记载:
年十九,以舍人将亲军,从援池州,破天完军,骁勇冠诸将。
1363年,朱元璋打败陈友谅,1366年秋,张士诚已被三面包围,朱文忠受命进攻杭州节制敌军。朱文忠到了杭州之后,杭州守将不战而降,朱文忠因功被加封为荣禄大夫、浙江省平章事。
同时,《明史》又明确记载,让他“复姓李氏。”朱文忠有功,朱元璋给他升官进爵我们很容易理解,但是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又明确让他恢复李姓呢? 我们得从一个人说起,这个人就是谢再兴。
其实,谢再兴个人是谁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是朱文忠的岳父。他早在1363年就叛降了张士诚。朱文忠进攻杭州之前先进攻的是余杭。
守将谢五,再兴弟也,谕之降,许以不死。五与再兴子五人出降。诸将请僇之,文忠不可。
从这段《明史》记载,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,朱文忠对谢再兴及其子弟是手下留情的。朱文忠虽然许诺他们只要投降就可以免死,但最终结局却是他们五个人都被凌迟处死。朱元璋给出的原话是:“谢再兴是我的亲家,却叛投张士诚,我绝不能饶过这五人。”
正是在这件事情过后不久,朱文忠升了官,也被复了姓。其实,不仅是我们而且连其他诸将也已经能够感觉到在这件事的处理上,朱文忠已经越了权。那么,心思甚密而又多疑的朱元璋难道感觉不到吗?
其实,将朱文正的姓氏恢复到李姓,就是为了给朱文忠一个警告,给他划清界限,让他认清自己的身份,不要超越了自己的本分。
而且,这个时候离大明王朝的建立已经不远了(一年之后),此时的朱元璋早已羽翼丰满,人才累累,一个朱文忠已经算不得雪中送炭了,最多能够称得上是锦上添花。再加上朱元璋的儿子们已经渐渐长大,这些真正的朱姓的儿子才是他未来的支柱与希望。
总结:朱元璋第一次给自己的外甥改姓,除了出于欣喜,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他迫切处境岌岌可危,迫切需要培植自己的亲信,十四岁的李文忠对他而言完全就是雪中送炭,改成了自己的朱姓,可以进一步增加李文忠的忠诚度,增强自己的力量。
朱元璋第二次给自己的外甥改姓,主要是为了给朱文忠划清界限,让他认清自己的身份,做事情要遵从自己的本分。而且,此时的朱元璋人才济济,大明王朝的建立已经近在咫尺,李文忠所能做的只是在北伐抗元的战斗中锦上添花了。李文忠似乎读懂了其中的深意,在北伐战争中,殊死作战创造了不少赫赫战绩,被封为曹国公。
朱元璋的两次改名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,当你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就想方设法拉拢你,当你的利用价值降低的时候,他就要你当心自己的言行,认清自己的身份,否则稍有差池就可能会除掉你,明代很多功臣的最终遭遇莫不如此。
不知道,功成名就的李文忠在回想当初这一幕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后背发凉,反正四木是感觉到了,因为就在他被复姓的前一年(1365年),朱文正已经被朱元璋软禁而亡。有人说,明史不可以细读,但是在四木看来,似乎只有细品,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55909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